舞阳:创建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
漯河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漯河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近年来,舞阳县紧紧围绕创建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工作目标,创新举措,强力推进,通过示范创建,食用菌产业发展得到进一步规范,群众参与创建的意识进一步提高,食用菌质量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该县食用菌业总产值达5.6亿元,食用菌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
该县专门制订了《食用菌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等十余项管理制度,从栽培环境、原料、水质、仓储、包装等方面严格要求,实行无公害模式管理,促进了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知识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站等媒体,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创建。通过专题培训、以会代训、举办讲座等形式,狠抓技术培训工作。据统计,仅去年以来,县农林局、县林技总站等单位分别围绕食用菌生产品投入、原材料等方面,先后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十余次,对200多名食用菌从业人员进行了相关业务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先后组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农业博览会十多次,选派优秀科技致富带头人40多人次到河南农大等大专院校参观学习,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到舞阳授课,为加快示范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该县制订出台了《舞阳县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和《无公害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等生产技术规范,由县农林局牵头,不定期组织质监、工商、林业、畜牧、环保等单位开展联合执法,从源头上加强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管;积极建立覆盖整个生产加工过程的可追溯体系,保证在每个环节发生问题时都能进行准确追溯,有力地保证了食用菌产品的安全可靠和品质优良。工作中坚持科学规划、分类实施,先后建立健全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基地标准化建设控制体系、化学品投入控制体系、质量安全监督管控体系、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控制体系、企业质量安全诚信控制体系、宣传培训控制体系等,有效提升了该县食用菌产品质量,进一步加快创建工作的进程。
该县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典型引路、培训指导”等多种方式,先后培育发展了舞阳县春停香菇专业合作社、舞阳县信方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食用菌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余家。依托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创新产品,先后培育出了“华宝”、“贾湖”、“花茵”、“众康”等香菇品牌十余个,有力地促进了食用菌产业发展。严格按照“三结合”、“五统一”的要求,全面推进基地建设。“三结合”即按照规模生产与科技提升产业水平相结合、与高效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相结合、与增加菌农收入相结合的要求,大力推广食用菌生产新技术、新工艺,引导食用菌种植由原来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龙头企业集中,走基地带动、集群发展的路子,提升食用菌基地的经济效益,先后建成文峰乡李斌庄村、章化乡军李村等一批效益高、产品优、形象好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三统一”即按照产前统一供应菌材、统一供应菌种,产中统一技术服务与统一管理,产后统一销售产品的模式,加强对基地种植、原料收购、加工、储存、检测等环节的监督,促使基地建设逐步实现标准化,大大提升了食用菌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责任编辑:翟柯